返回列表

2023 10.20

打印

清蒙古族乾隆御提翠扳指

浏览次数:6934

图片.png

  清代,外径3厘米,高2.3厘米。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。此扳指选料上乘,玉质温润,为和田玉质。器口一面为弧形,一面平整。扳指以回文规矩锁边,通体阴刻乾隆御提诗《再咏玉韘》:“蓬矢桑弧识举男,赋诗言射我需谙。钩弦易挽钧盈六,辨制底须朱极三。终不可谖惟令德,佩之无斁岂虚谈。环中内外光明莹,一气浑融万里涵。”末尾为“乾隆御提”、带圈“乾”字篆书及印章。其刀法犀利,字迹工整。反映了当时琢玉工匠的精湛技艺。此件扳指为清代蒙古王公贵族佩戴之物。
  《说文解字》释玉为“石之美者,玉也”。《辞海》则将玉简化的定义为“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”。玉因其色泽温润、细腻,质地坚硬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,赋以仁、义、智、勇、洁五德之象征,故有“君子以玉比德,君子必佩玉,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,君子于玉比德焉。”等美句。古人还迷信的认为玉有防妖辟邪之功效。
  扳指最初称为“韘”, 后又有“板指”、“班指” 或“梆指”等之称。《说文·韦部》载“韘,射决也,所以拘弦。以象骨。韦系,箸右巨指”,文中明确了扳指的功能、质地及用法。其为一种射箭工具,戴于拇指,正下方有一个槽,用来扣住弓弦以便拉箭,防止放箭时,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。因功能类似扳机,故又称为“机”。“韘”初见于商,流行于春秋战国。目前,发现最早具有扳指功能和外形的用品出土于商朝妇好墓。其上有走弦的槽、拴绳的眼,为拉弓射箭的实用器。几千年来,扳指以坡形和桶形两种为主要样式。其中,坡形扳指出现的时间较早,延续使用到了明代,后逐渐消失。清朝主要流行桶形扳指。汉族扳指从侧面看呈梯形,而蒙古族、满族的扳指一般为圆柱体。
  中国玉器在清代乾隆时期达到其所未有的高峰,这与乾隆皇帝个人的推动有极大关系。这时期玉器制作的新材料——天山山脉的玛纳斯碧玉进入宫廷,新的制玉技术滋生并得到推广。此时的宫廷玉器深深的打上了乾隆的个人烙印,精致和典雅成为玉器收藏的重要准则。哪怕是一种极小玉器,也被乾隆宫廷的玉工们做到了极致,其中御用玉扳指就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类别。乾隆帝是一位文武兼修的君主。骑射活动中他佩戴的扳指基本上都是用角类或牙类材料制作的,故宫博物院藏《乾隆大阅图》和《威弧射鹿图》等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类扳指的样式。对于陈设、鉴赏扳指以珍贵材料,尤其是玉材制作的扳指,更是情有独钟。曾因极其喜爱一件玉扳指而作了一首《咏玉韘》的诗,不仅把玉扳指的来源、用途交代得很清楚,而且还引经据典,将古代玉的使用制度作了说明。从此他便一发而不可收,先后作《再咏玉韘》、《赤玉韘》、《和阗玉韘》、《咏李广射虎玉韘》等多达50首。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。故乾隆时期玉扳指受到上至皇亲贵胄,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,曾风靡一时。
  随着时代的变迁,扳指的功能、形制都发生了改变。及至清代其由实用功能变为装饰功能,同时成为身份等级制度的象征。材质多以玉石、翡翠、玛瑙、珊瑚等名贵材料为主,非皇室贵胄一般人不敢、也不能随意佩戴。扳指的大小厚薄,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夺,武扳指多素面,文扳指多于外壁精刻诗句或花纹,形制随着功能的变化有所改变,原本走弦的槽、拴绳的眼皆消失。
  吴伟苹于《故宫文物月刊》第367期,2013年,《乾隆皇帝与玉扳指》一文中提到,铭刻乾隆御制诗的玉扳指存世数量不多,而此件扳指又是乾隆御提蒙古族王公的扳指,因此成为研究满蒙关系的重要物证。同时也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,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。

典藏部  马颖

【我要纠错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