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观展热潮即将来临,在保证观众能顺利观展的同时,内蒙古博物院也时刻关注参展文物环境安全。7月8日,文物保护部业务人员对我院展厅展开了全面专业巡检。文物保护部业务人员展厅巡检在巡检中,发现展柜内环境监测传感器部分电池没电等问题,已及时解...
2024年7月5日至7日,由甘肃博物馆、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的“丝路菁华交流互鉴:丝路·黄河——考古与图像国际学术研讨会”在兰州召开。会议共有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90余位学者和嘉宾参会,内蒙古博物院文物鉴定与资料部副部长、副研究馆员程鹏飞参加。...
按照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《关于进一步加强2024年汛期、暑期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》精神,内蒙古博物院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,7月2日至5日,在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安排下,开展了汛期、暑期安全生产专项大排查...
2024年春夏学期“行走中的博物馆——中国古代文明”系列课程于3月7日开始,走进苏虎街小学鼓楼校区、苏虎街小学科尔沁校区、新华小学、农大附校、丁香路小学、锡林南路小学6所学校授课。本学期共开设“中国古代文明系列”12门课程,分别为“旧石之光”“...
“行走中的博物馆——中国古代文明”系列课程第十二讲——“耒耜之勤”走进呼和浩特市苏虎街实验小学、农大附校、新华小学等学校,400余名同学通过博物馆课程了解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,农耕文化源远流长,是中华文化发展...
“行走中的博物馆——中国古代文明”系列课程第十一讲“骏马金鞍”走进新华小学、苏虎街实验小学、丁香路小学等学校。课程依托提问、引导、讲述、马鞍展示及手工制作等环节,让300余名同学了解到中国古代马鞍的发展历程、不同时期马鞍的特点和制作工艺...
“行走中的博物馆——中国古代文明”系列课程“瓷风雅韵”走进呼和浩特市苏虎街实验小学、农大附校、新华小学等学校,400余名同学参与活动。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,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,宋代是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,形成以“五大名窑”为代表的各种...
7月2日,按照内蒙古博物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,在暑期旅游高峰来临之际,博物院组织物业项目部、文化产业公司、驻院各维保机构负责人,召开暑期安全生产阶段推进会。分管副院长、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红星到会并讲话...